Home 世界杯网 天气中的科学

天气中的科学

“ 遇冷凝结 ” 是形成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那水为什么会冷凝呢?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叫露点,随着空气温度的上升,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就越高。而当空气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含量变少,多余的水就凝结成小水珠落下来了。

既然空气有冷热之分,云里面的温度如何呢?在高空的温度会很低,假设地表温度是32度,在高空3000米左右,空气温度就已经接近0度了。所以整个云的温度是低于0度的,在3000米到5000米的高空中,云里的水以冰晶的形式存在。

3. 为什么“ 清明时节雨纷纷 ”?

“ 清明时节雨纷纷 ” 是一句熟悉的诗句吧,那为什么江南一带在春夏之交时,会经常下雨呢?来自南方和海上的湿热空气与当地的冷空气在这里相遇,热空气会爬到冷空气上方,但由于整个过程比较缓慢,下面的地区就会有降水了。

4. 降“ 水 ”一定是下雨吗?

因为云和地表的温度不同,降水的方式并不唯一。

一般的下雨时,云中的冰晶落下来,遇到地表附近的热空气,变成水滴形成雨。

当云和地表的温度都很低时,冰晶从高空落下来的过程中就不会融化,也就形成了雪。

而如果下落过程中先是雨,后遇冷成为雪,就可能形成雨夹雪了。

如果冰晶在冷热空气中上下翻腾,变得越来越大,落下来过程中尽管遇热融化,但还没融化结束就落地了。这就是冰雹,冰雹可能变得非常之大,甚至具有破坏性。由于需要冷热空气的交锋,冰雹并不会发生在冬季,而是在梅雨季节或是夏天时。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