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市三任书记、这个县五任书记连续落马,不需要问个为什么吗?
报道中还说:朱汉桥和张桂华两人曾共事多年,朱汉桥任潜江市委书记时,张桂华任市长。朱汉桥调任后,张桂华接替其市委书记一职。
这就是说,两人不但是前后任,而且还是一起工作的搭档,真是令人惊叹,贪官不但相互配合,取长补短,还能相互继承,发扬光大。
张桂华不但接任了朱汉桥的职务,还接任了他的贪腐。当然,也许在他当市长时已经贪腐了。
作为市长和市委书记的一对搭档,对方怎么样?是不是贪官?另一方不可能不知道。除非两种情况,心照不宣,一种情况是你贪我也贪,彼此关照;另一种情况是我明知道你在贪,我睁一只眼、闭只眼,我就等着你落马,我好接任。
在同一个单位出现一把手连续落马的现象,在全国不会是只有湖北和河南才有,其地方可能也存在。
连续多地出现这种情况,难道不值得上级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多问几个为什么吗?
前一任或前几任出问题了、进去了,为什么下任不吸取教训,不以此为戒呢?
连续三任、五任都出现问题,这里面的原因不得不让人思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当地上级有关领导、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你们都不总结一下吗?不找找原因吗?是你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还是你们根本就不想总结,不想采取措施?
是这些进去的贪官耳聋没有听说前任落马的情况吗?应该不会,现在是个信息社会,只要他是在体制内,只要他与当地人接触,怎么会不知道呢?
是这些人缺心眼,不知道吸取教训吗?应该不会,如果他们傻,也混不到这一步,如果他们傻也不会搞权钱交易,走向贪腐之路。
在我看来,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
首先,一个最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前几任的惩处没有起到震慑作用,也就是说对贪官处理的太轻了,尤其是没有了死刑这一最大的震慑作用。
一个大学生上树掏几个小鸟还判刑十年,而一个贪官贪污受贿几百万元,还没有对掏鸟的大学生判的重,这怎么能起到震慑作用?怎么能服众?
正是这种对贪官的轻处理,对后任者来说,无关痛痒,无所谓,查出我,算我倒霉,大不了和前任一样,进去呆几年,只是换一种活法,出来照样过逍遥的生活。查不到我,我就幸运过关,继续升官发财。
其次,就是一把手的权力太大,又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尤其是缺乏人民群众的监督。对贪婪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因前任进去牢狱之苦所产生的拒绝力。在一把手的岗位上对物质享受的诱惑力太大了,谁来到这个岗位,可能都经受不了这个诱惑力,于是一个个相继下水了。也可能这是湖北潜江市和河南省鄢陵县的政治生态环境更差所造成的。你就是来个铁人一把手,也能将你融化掉。在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做清官比做贪官更难的现象。
第三,连续三任市一把手、连续五任县一把手落马,请问当地上级的有关职能部门是如何考察和选拔任用的?是谁提议的?是谁考察的?是不是走了过场?有关监督部门是如何进行监督的?前边几任的落马就没有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吗?不应该进行责任追究吗?缺乏严格地责任追究,是出现这种现象的另一大原因。
中国的老百姓有一句常说的话: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河南省鄢陵县倒好,一把手的腐败,不但再一再二了,还再三再四了,甚至还再四再五了!
出现这种连续三任、五任一把手出事,这种情况如此奇葩和荒唐,上级领导、有关部门的领导还能睡得着觉吗?还能对得起老百姓对你们的信任吗?还能对提起党性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